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
|
[ 来源:厦门热线 - 2009-07-22 ]
“雕塑家做的软陶雕塑动不动就要价上万元,我想把它平民化,让普通市民也能喜欢和接受软陶雕塑。”蔡明新是一名中学物理实验室老师,空闲之余他自学研究起了真人肖像的软陶雕塑,一钻研就是5年。如今,他的软陶雕塑神韵可达到九成的仿真相似度。
两年雕出近300件作品
喜欢上软陶,缘于有一次看到报纸报道。“5年前,我看到报纸上介绍说,有一名国外雕塑师利用卡通直侧面捏出卡通人物头像。”学机械专业出身的蔡明新一下子想到,雕塑师利用的就是机械制图原理。“于是我也来了兴趣,想模仿一下,要是用来捏真人软陶可行吗?”他做到了。以真人为原型、用相片制作成雕塑的脸部,好比用真人模型创作出真人效果的艺术品。
当时软陶材料还很贵,蔡明新就试着用水泥混合土浸泡后雕塑,“虽然加工程序简便很多,但缺陷是水泥变硬后不好修改。”此外,因为常常接触水泥,手常开裂,特别是冬天,蔡明新的手就像建筑工人一样粗糙。后来,蔡明新改用黏土雕塑,“也不理想,因为要高温烘烤才能定型。”
大约两年前,蔡明新开始尝试用软陶进行加工雕塑。当然,前期尝试的作品有些人物的头部雕得并不精致。有时,一件作品烤完、修改、再烤,经常“几易其型”.
软陶雕塑越玩越上瘾,于是,蔡明新的亲戚朋友都成了他的雕塑模本。自打喜欢上软陶雕塑起,蔡明新几乎将课后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这个爱好上,有时一雕刻就是几个小时。从自学软陶雕塑起,蔡明新已雕刻出了近300件人物雕塑作品。记者昨日在蔡明新家里看到,他的雕塑工作室摆满了大大小小近百件雕塑,“这些都是家人和亲戚朋友的”.
雕完先问儿子像不像
和卡通公仔的软陶雕塑相比,真人软陶雕塑贵在真实,最难的是人像的脸部神情和比例。为此,蔡明新下了不少工夫。如今,他手中刻刀雕出的真人软陶雕塑可以达到9成的仿真程度。
软陶雕塑很耗时间,做一件作品一般要花费三五天时间。由于非美术科班出身,加上目测难免存在误差,蔡明新自创了一个“土办法”:先用相机拍摄出人物的正面和侧面头部照,再用自己发明的侧面模板定出脸部轮廓;雕出轮廓雏形后,然后再用刻刀一刀刀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。他还自己发明了许多雕塑工具:支架、雕塑刀具、游标卡尺等等。
每次雕完一个头像,蔡明新都会问自己十几岁的儿子雕得像不像,“小孩会指出一些大人常忽略的细节,而且讲得很客观。”有时,他也会上网和网友交流,互相点评切磋。据说,莆田有个网友看了雕塑,还准备在这个暑假来厦门拜师学艺。
软陶太贵普及度不高
记者也了解到,Q版公仔个人雕像在早几年就已出现,深受都市年轻人欢迎,不过,用软陶材料纯手工捏揉创意制作真人雕像,在厦门尚属罕见。
蔡明新告诉记者,他也在考虑将这项手艺投入市场化经营。不过,在他看来,最大的顾虑是---国内对真人版软陶雕塑的认识并不够。
“真人软陶雕塑在国外的时尚婚宴和艺术收藏、个性纪念品、雕塑礼品等场合均有很不错的市场,他们认为有创意;而国人好像对此没有什么认识,软陶还热不起来。”蔡明新说,真人版软陶雕塑热不起来,另一个原因是造价昂贵。据介绍,一款头部尺寸10厘米左右的雕塑,在国内至少要卖到上千元。
不过,蔡明新依然感到很振奋,“我已向学校推荐,准备从下学期起在校内开办一个学生雕塑兴趣小组,这样可以推广软陶艺术,学校已同意了!”